患者版 公众版 English
健康科普
高温天谨防情绪中暑
时间:2016-03-07 阅读量:23498
近日高温天气连续出现,“桑拿天”里不少市民除了身体上出现不适感觉外,情绪“中暑”的人也越来越多,出现情绪不稳,焦躁,易怒,不安等心理症状。对此,有关专家表示,高温天气下一定要注意规律生活,保持心态平和,及时给烦躁的心情降温。

  产生原因:持续高温刺激人体

  随着近几天持续高温,各大医院里中暑的病人和一些慢性病突发的患者有所增多。而高温诱发的情绪“中暑”患者也渐渐多起来,具体的症状表现为情绪不稳,焦躁,易怒,不安,同时在身体上会伴有头胀痛、胸闷、心跳加速和睡眠不好等状况,这些也是高温天气下的情绪反应。

  专家指出,人的情绪与外界环境有着密切联系,当遇到持续高温天气和外界大环境变化时,人体这一小环境受到的影响也会随之发生变化。一般来说,低温环境有利于人的精神稳定,一旦温度上升的变化幅度增大后,人体对外界的感觉、情绪、精神就会随之产生波动,以致出现情绪烦躁、坐立不安、爱发脾气、粘火就着、记忆力下降等现象。

  有资料显示,正常人中约有16%的人在夏季会发生“情绪中暑”,尤其当气温超过35℃、日照超过12小时、湿度高于80%时,气象条件对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的影响就明显增强,生理中暑和“情绪中暑”的比例都会急剧上升。

  专家指出,当市民感觉有以下症状出现时,实际就已经情绪“中暑”了。一是情绪烦躁,常会由于微不足道的小事,与家人或同事闹意见,而自己则觉得内心烘热,头脑糊涂,不能安下心来思考问题,经常丢三落四忘掉事情;二是心境低落,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,觉得日子过得没劲,对同事和家人缺乏热情;三是行为古怪,常会固执地重复一些生活中的简单动作。

  如何摆脱:生理心理双双降温

  心理专家说,摆脱情绪“中暑”,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,一是从生理角度进行物理降温。二是心理降温,主要通过放松心情,让心态静下来。

  生理降温包括让房间通风,适时补充水分,充分休息,使自己置身于比较凉爽且通风良好的环境中。尽可能地增加休息时间,并注意饮食调整,增加营养。

  心理降温是指破解“情绪中暑”,主要靠自我调节。越是天热,遇事越要心平气和。在心烦意乱时可以听一段轻松的音乐,注意培养浪漫情绪,想像树林、蓝天、大海等令人凉爽的画面,让自己的意念遨游于冰山雪峰或寒冷刺骨的呼啸北风中,畅思遐想“千里冰封,万里雪飘”的北国风光,以忘却热浪袭击,降低心理热度。只要少想烦心的事,多想愉快的事,保持幽默愉快的心情,就可以忘却夏日的酷暑。

  有意识地安排调整身心状态的活动,如游泳、郊游、参加心理沙龙等,有意识地饮用合时令的饮食(多清淡、多饮水等)和安排作息时间;需要特别指出良好的心态来自于平时的培养,尤其要培养不抱怨、不评判的心理状态,这是保持心态平和的必经之路,当把心态平和变成自己的一种习惯时,适应环境的能力、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大大增强和提高。

  专家建议:注意休息心态平和

  专家还提醒广大市民在盛夏的日常生活中,远离“情绪中暑”的一些具体做法:

  炎炎夏日里,作为学生和成人在连续看书或学习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的时候,就应该休息一会儿,大约15分钟左右,并补充一些水或饮料。

  天气闷热时应尽量少参与大规模的聚会和其他社交活动,增加一个人独处或静静的休息时间,这样可以有效减少“情绪中暑”的几率。

  天热的时候,尽量不要谈论刺激别人的话题,而应该选择相对比较轻松、愉快的话题。还应该注意引导孩子不要较真,应该心胸开阔,包容别人。

  作为单位的领导在持续高温的日子里,也要尽量给大家创造一个比较轻松舒适的工作环境,在为工作环境物理降温的同时,还应注意尽可能少批评下属,使之工作时身心放松。

  此外,专家还特别指出炎热夏天应该尽量做到以下几点:多吃清火的食物、多喝清火饮料,如新鲜蔬菜、水果,绿茶、啤酒、菊花露等;炎热时减少外出,保持室内通风,以散去人体周围的热气及减少空气污染,保持身心“凉爽”;情绪转移;在炎热下遇到不顺心的事,不妨暂时冷静下来听听音乐,或到户外树荫下散步纳凉,也可做10分钟“心情放松操”;养成早睡早起和午休的习惯,保持充足的睡眠;尽量保持平和、快乐的心态,多食用苦味物质解热祛暑,消除疲劳,心烦气躁时可通过大吃一顿、聊天、健身等方式发泄。

回到顶部